查看原文
其他

刘徽:可盐可甜的“宝藏老师”,一名快乐的研究者




她是“一上课就圈粉”的热门老师;是潜心专业、扎根课堂的“教育达人”;是既能与学生探讨教育实践,又能共享美食趣味的“生活诗人”;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。
      她就是学生们眼中可盐可甜的“宝藏老师”——刘徽。



      对于刘徽个人而言,她想成为的,则是一位研究型的教师。
     大学的责任是什么?在刘徽看来,像浙江大学这样一所研究型大学,应该产生前沿理论,培养领军型人才,引领社会发展。因此,作为一名教育学者,刘徽始终让她的学生们在课堂上接触前沿理论,并引导学生应用于真实的教育实践。
      求是育英,立德树人。刘徽最大的梦想是孜孜不倦地培养一批有情怀、有担当、有能力、有格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,推进中国乃至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。因此,她带领学生把教学研究做进学校、做进课堂,用实际行动响应了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号召!
      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,刘徽这样理解教学……


要让学生接触真问题


     

刘徽对教学和教育学的热爱源于一份教育学者的使命感。舍恩曾指出,踏入实践就像走入泥泞的沼泽地。现实世界的教育问题很复杂,但作为一名课程与教学论学者,刘徽愿意向难而行。


      作为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“STEAM教育组”委员,刘徽为积极推动STEAM教育在浙江省的实施提供了教学及科研支撑。同时,她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出版社、广东省、浙江省以及浙江大学的在线开放课程评审工作,联系上海、浙江、江苏等多所实验学校,尝试大概念教学……也正因为与实践的亲密接触,让刘徽的课堂充满了“真问题”,无论是“大概念”还是“混合式学习”,都是当前教育实践中人们最关心的真问题。



      在2019年“打造中国金课”全国研讨会上,刘徽基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所作的《混合式教学:融合线上线下》主题报告受到了教育部领导以及全国100多所高校、近400位教务处领导及教师代表的一致好评。更让她骄傲的是,同年指导了9位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了“混合式学习”组稿,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


      疫情期间,刘徽的手机上总有一个来自江苏的未接来电,后来才知道是江苏太仓教育局的局长,几经周折,这位局长终于联系上了刘徽,为的就是感谢这组文章对他们的实际工作所带来的重要帮助。



要持续不断地输入




秉承着“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”的理念,刘徽坚信,科研为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。在谈及与教育教学的缘分时,刘徽会不自觉地与学生真诚分享一件令她引以为豪的坚持了近20年的事,就是每个月为上海的《现代教学》杂志撰写书评——自2004年始,刘徽坚持以文字的形式向教师介绍一部部教育学的著作,从《我们如何思维》到《理解为先模式》,从经典的教育论著到前沿的教学理论,寒来暑往,从未间断,迄今已累计撰写100余篇书评,前36篇已汇集出版,后面的书评也已被出版社约稿。


      对刘徽而言,以自身的专业为基点,在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以思考和笔尖为桥梁,与学生、教师源源不断地分享自身所得,已经成为一种习惯。她笑称,书评对自己的帮助最大,翻开每一本书就犹如走近了一位大师,近距离去体会他们的严密思维、盛享精彩的观点
      也正因为不断地输入,刘徽亦在高水平刊物上发展了多篇论文,出版了《概念的寻绎:中国当代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》等著作,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、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。



      她主持的《课堂问答的智慧与艺术》、《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》2门MOOC,分别获2017、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誉称号,服务全国近13万人次,覆盖全国200多所高校的教师教育发展;获2019浙江省本科院校“互联网+教学”优秀案例(线上线下混合课程)特等奖、获2019年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认定,并成功被浙江大学推荐申报2019年国家一流本科课程。



      刘徽不仅对自己的要求高,对学生也秉承着高标准、严要求。在刘徽身上,温润与严格并存,她是亲密无间可以分享心事的大姐姐,也是引领前行共同奋进的好老师。刘徽的学生都知道,论文要过老师这关最难。但是这个“难”,也让学生受益匪浅。作为一名青年硕导,刘徽所指导的学生中已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名、浙江省优秀毕业生1名,院级优秀毕业论文4篇,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篇,正参评的省级优秀毕业论文1篇。



要保有一个有趣的灵魂



之所以被学生称为“宝藏老师”,是因为刘徽天然有着一种“反差萌”。学生们打趣道:远看是一位沉着冷静的育人奋进教研女,走近后才发现,原来老师是被科研埋没的“万里挑一灵魂段子手”!很难想象喜欢杜威、范梅南的老师,也会和学生们一起探讨“奇葩说”的精彩观点,也会蹲点激动地给“青春有你”的选手投票,真可谓是一枚不折不扣的综艺迷!


      “我们是生活的诗人,意味着心中涌动着一种创作的热情和渴望,当我们满怀生命的热情和力量去书写时,岁月在身后碾出了深深的痕迹。”
      这是在网上流传的刘徽博士论文后记中的一段话,她是生活的诗人,也是热忱的育人者。上过刘徽课程的学生都能感受到,她从来不强制要求,更希望的是能唤起学生内心那股潜在的科研热情,吸引他们来教育学研究这个奇妙的世界中来。因为在刘徽看来,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,只有好奇才能让人在科研之路上不断前行,唯有热爱才能让工作和生活充分融合,要做一个快乐的研究者。



      师者,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都是重要的。刘徽常说自己很幸运,一路走来遇到很多好老师,走上了工作岗位依然能遇到良师益友,是这一位位师长目光坚定,伸出双手指引了前行的道路。刘徽说,她也愿意做一名这样的师者。




人物简介



教育学院

刘徽

      刘徽,1978年出生于浙江嘉兴。200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,获博士学位,2007-2009年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2009年开始于浙江大学工作,现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现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党委委员、课程与学习科学系副系主任、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。


      研究领域为课程理论与课程史、教学理论与设计研究等。主持两项国家课题,迄今已在《教育研究》《高等教育研究》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》《教育发展研究》《全球教育展望》等教育学权威刊物发表文章,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转载。2016年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,2020年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青年成果奖;任“当代前沿教学设计译丛(第二辑)”副主编。主持的《课堂问答的智慧与艺术》和《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》分别获2017、2018年“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”称号,后者入选2018年首届中国大学“最美慕课”,获2019浙江省本科院校首批“互联网+教学”优秀案例特等奖,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;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;参与多项教改项目,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、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、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。


本文来源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图文丨徐玲玲


推荐阅读/


欢迎2020届毕业生加入校友大家庭!

宇宙中的浙大星辰再加一颗!“丰子恺星”,正式命名!

种杨梅的浙大人

紫金港,我们来了!大西区又迎来新学院!

今年浙大毕业生人手一份定制印章!还是人工智能篆刻的!


校友活动/


亲子俱乐部丨小儿夏季常见问题和饮食护理

推理俱乐部丨剧本杀《老槐树》《神启》

推理俱乐部丨7月19日 日常狼人局(周日场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